中午下楼开车,胎压监测突然跳红 —— 早上还是 2.5bar,现在直接飙到 2.8bar!
38 度的大太阳底下,看着这个数字,手都有点抖:这胎不会要爆了吧?赶紧放点气?
别急,这事没你想的那么危险。但要是瞎操作,真可能把车胎搞废。
先搞明白一个理:夏天胎压涨,是物理规律在干活,跟车胎好坏没关系。
轮胎里的空气,遇热就膨胀。地表温度 60 多度,轮胎晒得滚烫,胎压自然往上窜。一般来说,气温每升 10℃,胎压能涨 0.1-0.2bar。早上 2.5,中午 2.8,再正常不过。
就像你给气球晒晒太阳,它也会鼓起来,不是要炸,是热胀冷缩的本能。
很多人一看到胎压超 2.5 就慌,觉得 “放气才安全”。但修车师傅跟我说:“夏天爆胎的,十有八九是胎压太低的。”
展开剩余65%邻居上周高速爆胎,就是例子。他嫌 2.6 太高,自己放到 2.3,结果跑起来轮胎变形厉害,摩擦生热更猛,最后直接鼓包炸了。
现在的子午线轮胎,抗压能力强着呢,正常能扛 3.2-3.5bar。2.8 离危险线远着呢,反倒是胎压太低,胎面跟地面磨得狠,温度升得更快,更容易出问题。
你车上标的 “建议胎压 2.5”,是有前提的 —— 那是冷车状态的胎压。
啥叫冷车?就是车子停了一晚上,轮胎没晒过,这时候的读数才作数。厂家设定这个数的时候,早就想到夏天会升温,特意留了 0.3-0.5bar 的余地。
也就是说,从 2.5 涨到 2.8,完全在厂家的预料之中,根本不用慌。
别管中午的 2.8,早上起来看看冷车胎压就行。
要是冷车时胎压超过厂家建议值(比如标 2.5,你冷车就 2.7),那可以放点气。但要是冷车 2.5,中午涨到 2.8,千万别动!
你现在放气,到了晚上或者跑高速,胎压掉下去,反而更危险。
我朋友开 CR-V,冷车胎压常年 2.6,夏天冲到 3.0 也照开,几年没出过事。他爸却信 “夏天胎压要低”,结果轮胎鼓包两次。
以前的斜交轮胎怕高温,现在的轮胎技术早进步了。别再拿开老捷达的经验,套在现在的 SUV、电动车上。
说到底,夏天开车,怕的不是胎压高,是瞎操作。理解了热胀冷缩,看懂了厂家标的冷车胎压,就不用天天盯着那个数字紧张了。
你平时会特意给轮胎放气吗?有没有因为胎压问题出过小状况?点击关注,来评论区聊聊~
发布于:广东省宏赢策略-按月配资平台-安全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