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看宝墩?
宝墩遗址图据成都新津微信公众号
宝墩遗址出土的碳化水稻。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
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。图据成都新津微信公众号
展开剩余78%宝墩遗址出土的碳化竹片。图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
□边钰 赖芳杰
一粒稻谷,被岷江的水汽浸润,从4500年前的时空中走来。它被宝墩的先民驯化种植,经过繁育丰收,成为稳定供给的粮食。
这粒稻谷,让我们窥见古代,也透视未来。
9月26日,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。这是继三星堆、金沙、邛窑遗址后,四川第四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更多古蜀文明的故事将从这里揭晓。
1 宝墩跻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
获批四川第四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宝墩凭什么?
4500年前,文明的曙光已照亮成都平原。一马平川,良田沃野,千年古城新津,是个好地方!当年第一批从山地迁徙到平原、准备定居于此的宝墩先民,一定有过这样的共识。
定居生活,与游牧迁徙最大的区别是,需要稳定的粮食供给。
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让人们跨越时空,走入“文明前夜”。土地就在眼前,水源要优先解决。宝墩先民开始修筑高大的城墙,想办法将城外那桀骜不驯的河水引入城内。他们在低洼处开辟耕地,种植水稻、黍、粟等作物,引水灌溉,居住则选择了地势较高的高台区。
考古人员在2020—2021年度的考古发掘中,在宝墩古城的内城南部,发现了成都平原最早的水稻田遗迹,这也是长江上游首次发现4500年前的水稻田遗迹。
宝墩文化的确认将成都平原的历史向前推进了800年,填补了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的空白,同时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线索。
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,不仅是为游览成都添了一个打卡点,更是提醒人们近距离关注宏大叙事后的烟火巴蜀。今天,在宝墩遗址,人们还能看到“天府第一灶”。宝墩先民已经不再满足于埋锅做饭,而是利用陶灶将陶器架高烹煮食物。宝墩古城采用原址保护的方式,遗址大部分文化层在耕土层之下,因此村民们可以继续在原地耕作。
从沿河迁徙到筑城安居,从采集渔猎到农耕文明,从旱作农业到稻作农业,每一次转变,都蕴含着古蜀先民创新创造的人生智慧。
2 宝墩带领人们追溯文明前夜
作为四川的新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“第四”意味着什么?是序列上的增加,还是我们对古蜀文明的理解进入一个新阶段?我们又将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宝墩?
宝墩古城面积约276万平方米,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时代最早、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。
宝墩遗址发现前,长江上游区域的史前文化几乎是空白。它被确认为成都平原首座新石器时代古城后,考古人有了大胆假设的勇气,寻找其他史前城址。4000多年前,在岷江冲刷而成的冲积扇上,曾经崛起过都江堰芒城、郫县古城、崇州双河古城、宝墩古城等8座新石器时代的城邑。它们距今4500年—3700年,传承有序。
宝墩古城又因何会消失?考古人员分析古河道内的乌木、墓穴、陶片,推测宝墩古城未能逃过洪水多次冲击,最终被遗弃。但宝墩先民在几百年与水博弈的过程中,向成都平原腹地迈进,并逐渐积累了实用的治水经验。其他7座古城又如何抵御水患?考古人员在郫县古城发现3种不同类型的抵御水患建筑,在同属宝墩时期的红桥村发现人工护岸堤,由4道坝体、3条河道共同组成,梯形结构分层进行夯筑,每一道坝体都有护坡。其中,前两道坝体还加筑了卵石护坡。这表明,该时期古蜀先民已掌握科学实用的防洪技术。
古蜀先民治水技术逐步发展,形成了“岷山导江,东别为沱”的治水经验。
宝墩,就这样带领人们追溯文明前夜,在四川的古蜀文明保护与阐释里,看见四川、读懂四川。
3 在这里发现更广阔的巴蜀华彩
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正式开园,不是结束,也不是简单的成果展示,而是向古蜀文明提出一道开放题:在遗址公园,如何发现更广阔的巴蜀华彩?
9月26日,在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活动上,成立了古蜀文明保护传承联盟,将推动四川省各古蜀文明遗存之间关于遗址研究阐释等方面的合作,从历史坐标中挖掘文明新篇。
相较于三星堆、金沙的辉煌璀璨,宝墩遗址的土墙、陶器似乎朴素不少。那么,在保护与活化方式方面,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如何讲述“沉默”的故事?
换一种方式,让沉默发声,让遗址闪亮。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专业的考古成果转化为公众可感知、可理解的文化体验。游客不再是看“土坑”,而是能直观感受一个古老王国的宏伟格局。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2024年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。公园内的御窑博物馆是主要打卡点,通过营造“最打卡场域空间”、创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等,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。
讲好土地里的沉默故事,宝墩答案不在别处,就在脚下。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占地面积约368公顷,除了考古工作站、博物馆、城墙体验展示区,还设置了模拟发掘区、宝墩学堂、研学营地等展览展示场景。9月26日,宝墩和三星堆、金沙三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代表共同签署了《古蜀文明保护传承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》,将擦亮“古蜀文明”文旅品牌。
宝墩的稻种不仅是过去,更是未来。未来,研学的孩子来到新津,学习用探铲考古,体验和先民一样的劳作,在人与土地的关系里,提出新问题、寻找新证据。它的答案,是关于起源,而这,正是文明最动人的心跳。
发布于:四川省宏赢策略-按月配资平台-安全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